4月6日,分别以“发展核能科技,创建美丽家园”和“核能助力太平洋和世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核工业展览会暨第二十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20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李克强总理发来贺信(贺信内容见今日头条),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此次“两会”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世界核能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和新能力,为核能界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扩大与深化了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核能科技交流,促进核能产学研的合作发展。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韧,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PBNC2016大会主席孙勤,太平洋核理事会主席米弥林巴驰(Mimi Limbach)女士,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国会秘书金拉德(Kim Rudd)女士,原子能机构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处长克里斯托弗谢礼(ChristopheXerri),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勤分别致贺词。开幕式由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和太平洋核理事会主席米弥林巴驰女士主持。
*韧表示,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安全、发展核电。作为世界核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核能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现自身减排目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为后福岛时代的核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核能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是:一是坚持安全发展不动摇;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不动摇;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不动摇。
孙勤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核电作为优化国内能源结构、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加强产能合作、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核工业界将加强与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各国多领域务实合作,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与各国核工业企业一道,携手共进,促进核能事业安全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嘉宾参观了核工展中国馆和馆。此次展览会重点展示了我国核科技工业"十二五"创新成果,包括"华龙一号"核电站、CAP1400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中科院核科技成果、涉核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等。中国核学会设“核科普奖”获奖作品竞赛专区和“'核'我探秘”科普展览专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数十件实物模型和互动模型集中面向观众展出。
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作了“世界核电技术新进展”与“核燃料循环与核安全”两大主题报告,阐述了核能是世界上zui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开展合作对于世界核能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发电能力,必须要安全,要加强核燃料循环和周期。据了解,在随后3天的PBNC大会还将围绕“核聚变的发展”、“核能系统的新发展”、“铀资源、铀供应与新型元件开发”、“核电站的建造与装备制造”、“辐射加工产业和技术的新发展”、“核电站运行安全与寿命管理”、“乏燃料的处理与废物管理”、“公众接受与核能知识管理”等8个专题论坛和11个技术专题等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据悉,本届核工展展出总面积达16500平方米,是历届核工展中面积zui大的一届。作为行业内和社会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核工业展览,自1989年举办以来,两年一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在引进*技术和装备、推动中外民用核产业合作和核科学技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核电“走出去”步伐加快,成为展示中国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以及核仪器设备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本届核工展由中国核学会、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北京展协会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西班牙、瑞典、奥地利、韩国、捷克等12个国家的近300家展商将参加此次核工展。中国馆中共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参展,全面系统展示我国在核电、核燃料、仪器仪表、装备制造及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成果和创新能力。
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PBNC)是由太平洋核理事会发起举办的性学术和产业研讨会,旨在扩大与深化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各国的核能技术交流,是核能领域的盛会之一。自1976年届会议以来,已成功举办19届。中国曾在1987年和2002年两次主办该会议。
两个盛会同时举办,展示了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各国在核能核技术应用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核事业的发展的愿望和信心。
信息整理:上海晟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